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要闻 >> 详情
环球即时看!浅谈《流浪地球2》:了不起的前传
来源: 哔哩哔哩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03 19:15:24


(资料图片)

对于前几天在影院观看的这部电影,我还是感触颇深的。我想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感受、理解与看法,以及一些联想到的事情。

《流浪地球2》说是一部续作,但其实是《流浪地球》电影(第一部)的前传。这一部与上一部的主题基本一致,但是内容与情节相较于上一部更为丰富、细致,线索更为复杂完善,对作品主旨的体现也更加突出、成熟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难得的超越前作的续作。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强的视听震撼与心灵感动,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,可以说,电影的场面做得很成功,情节的表现与主题的表达也很成功,是一部佳作。

对于这部电影,我只谈谈我觉得有必要说的几个地方。首先是主题。这一部的主题仍然是强调全人类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战胜来临的灾难,必须不放弃人类自身,各方合作团结应对,危机才能解决。这实际上是在传达中国的思想,是在借电影情节内容表达我们的声音:为了应对未来的发展与遇到的问题,必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,世界各国团结合作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这样才能解决可能来临的困难与危机,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。那种一方说了算、一国把权独揽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。所以,面对美方的反弹,我们的回应是:不顺应历史的潮流,固守霸权主义思维,不肯加入国际的、全球的团结合作与共同治理,迟早要被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所抛弃、所淘汰。

而这一部电影相较于上一部,还体现了更多的、新颖的主题(这也就是多条线索的一大作用)。这就是在围绕着“数字生命”计划的情节与台词之上。一个是我方的主要态度“反对实施数字生命计划”的理由。说白了,就是人不能放弃人类自身。放弃了有血有肉的人类自身,虽然可以实现所谓的“永生”,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将不复存在。我曾经在自己所写的科幻小说里证明过一点,那就是人类一旦放弃了机体,时间一长,人类就会失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:那就是感情。失去了这一特征,就不再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,而既然此设想已经抛弃了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,这样一来,人类这个概念就从实际意义上完全消灭了。而这自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。然而,在剧情里还有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线:那就是我方内一部分人员(主要是图、马二人)在暗地里对“数字生命”的继续研究探索。看上去似乎是背叛,但事实上,这些行为相关的事情在引导着人类团结,并且在最后启动的关键时刻,他们借助着所实现的“数字生命”带来的帮助,化解了危机,保住了各国英雄、人才共同努力所得的救亡成果,保住了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所保护的地球家园。看来,虽然把全人类变成“数字生命”是荒唐的,但“数字生命”的确可以帮助人类,如果利用好了,就能为人类带来巨大助力。这大约就是告诉了我们对于类似人工智能所应有的态度:应当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,一方面不能排斥和抛弃这项技术,而是应该让它帮助人类,为人类所用;另一方面也绝不能让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类的主体地位,人工智能必须处在从属于人类的地位,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乃是为人类服务。一句话,还是这个原则: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。这里提一下两部影片出现的moss,本来像这样的“数字生命”在帮助甚至引导着人类,但是一旦其从实际上威胁到了人类的前途(当然是人类整体、人类自身的前途),人类还是不得不强行让其退出。人类,为了能够作为人类,人工智能,必须是人类的人工智能。

其实对于这部电影,我也看到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点。比如说,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人性的光辉与人性的弱点,人们的献身精神与争吵争斗并存,人们的团结一致与互相不信任并存,人们的高尚情操与顾己私情并存,人们在天下大义与家人亲情之间的矛盾与抉择(但并不否认调和的可能),等等。谈到大义,我特别感动于这些宇航英雄们,他们之间的那种患难友情与强大的责任感,这是全人类紧密联结在一起的高度凝练体现,他们的精神永存,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精神永存!从细节来看,老前辈与俄国友人,前辈与后辈的深厚情谊;不同国家人员之间的友爱互助;甚至还有患难爱情,刘、韩二人的生命之系……也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,人方能够为人。

谈到这里,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想,也就说个差不多了。最后还是希望我们的科幻电影能够扬长补短、越拍越好,希望人类的明天越来越好!

图片来源于搜狗图片搜索。